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发布日期:2019/12/18
关闭 | 打印
手持“处方”买农资 莘县品质瓜菜安上“双保险”
 

“作物面积4.3亩,每30斤水使用双美清20ml、怀农特15ml、二氢钾50g,下午4点以后使用。”近日,莘县董杜庄镇东函丈村村民杨现杰兴冲冲地从农技专家王效力手中接过一张防治西瓜疫病的“处方”,去往了“拿药”的路上。

微信图片_201912181013500000000000.jpg

  杨现杰必须手持这张“处方”,才能在农资店里买到治疗西瓜疫病的农资。这张“处方”,王效力也要备份一张电子表格,上传到莘县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作为日后追溯的保障。

  这样的画面,在莘县已成为常态。该县自2018年实行农资销售“处方制”以来,不少村民都爱上了这种按照医生开药的标准给农作物“看病拿药”的方式,精准、科学地使用农资,作物长得好,收入自然也高。

  近年来,莘县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再度发力,在搭建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实行“经营许可制”“农资销售‘处方制’”,凡没有或不能上报到监管追溯系统查询的农资经营者,统统不得从事经营活动。而农资购买者在购买农资时需出示身份证,进行“实名制”购药,购买时农资经营者应当向购买人询问病虫害发生情况并科学推荐农药、开具“处方”,正确说明农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不得误导购买人,保证让处方管理可追溯。

  “县里各基地检测的结果会直接上传到平台上,每一批样品都要监测,这是生产环节可追溯的核心。”莘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主任王宪刚介绍说。在莘县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有12个人全天候盯着面前的24块彩色大屏,监控着全县的蔬菜种植基地、农资商店、基地检测室、棚内种植操作等,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负责汇总各项相关数据,授权打印二维码,谁在买农资、谁在卖农资统统有迹可循。

  目前,莘县共有120多处生产基地、5处农产品交易市场、300多处农资经销点与平台相连,被纳入管理范围,平台每年累计审核追溯条码30多万条。在基地自检、市场抽检、县级检测监管相结合的模式下,形成了批批有检测、次次有记录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莘县销往全国各地的瓜菜都有了专属“身份证”。正如莘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魏晨清所说:“我们在生产环节可追溯的基础上,实现了农资供应可追溯,这样的‘双追溯’为莘县瓜菜菌上了‘双保险’。”

  莘县“农资销售处方制”与 “农业投入品可追溯机制”双管齐下,有效地解决了蔬菜农残问题,其经验做法再次走在了全市前列。


 
作者:莘县农业执法信息网
 

主办单位:山东莘县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大队  地址:山东莘县通运路中段  版权所有 2009-2017  执法热线:7127808 7127827

传真:0635-7369066   鲁ICP备10210462号-8  策划设计:莘县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