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农安早播》。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践经验。
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县”,莘县现有耕地130万亩,年产瓜、菜、菌520万吨,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日均供应蔬菜1000吨,并在北京新发地市场设立莘县蔬菜专销区,签约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8000亩。近年来,莘县着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主要做法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落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建立四级网格监管队伍,县农业农村局设网格总长,24个镇街设网格支长,151个管区设网格分长,856个村全部设网格员。同时,在136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农业首席质量官,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盲区。同时,依托县级农安追溯系统,开发“网格农安”APP,所有监管人员配备专用设备,监管信息实时上报,24个镇街农安办、860家农资店、150处生产基地信息联网和数据共享,确保发现问题即时解决,最大程度提高监管效能。
推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要求本地市场坚持“无证不入市”制度,倒逼农产品生产主体必须出具合格证方可入市,提高合格证使用的普及率。同时,开发“乐小农”实名合格证软件设备,在农产品产地和镇街服务站设立309处站点,免费提供合格证打印服务,农户绑定手机号码实名注册后可自助打印,防止手写合格证的造假行为,增强开具使用的便利性和真实可溯性。
创新农药监管机制,依托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全面规范农药经营行为,严格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农药进销台账、农药废弃物回收、农药处方等“四项制度”。其中,农药处方制度要求,所有农资超市必须具备农业医师资格,合理开具农药处方。农药处方既是说明书,又是销售凭据,还可成为司法维权证据,实现了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可追溯。
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严格落实县级抽检、镇级普检、农户送检、基地(市场)自检。县级农安检测中心配备了10辆流动检测车和1台大型流动定量“检测室(车)”,实现农产品农药残留定量“秒检”;24个镇街检测站负责镇村普检,确保农产品生产散户每年至少受检2次;90家大型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150处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部建立速测室,实现了批批自检。
以上就是本期《农安早播》,感谢收听,下期见。
作者:大众日报